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09的文章

台灣原住民鑿齒習慣詮釋初探

一、前言   台灣原住民有許多的文化特徵,就形式而言我們可以粗分為有形與無形的兩類特徵,無形的包括了社會組織、象徵系統、信仰觀念與其他無法以肉眼直接觀察到的文化特徵;相對於無形的文化,我們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與看見,即有形的文化特徵。有形的文化特徵,台灣原住民中以泰雅族、賽德克、太魯閣族的黥面,與排灣族的紋手為代表,紋飾因涉及了圖形,且圖形就早期台灣原住民而言,視為聲望或可以做為族群我分界的象徵,故不論是黥面或者是紋手,都關係到了其所屬社會的象徵系統,也有不少的相關研究與報導;另外比較少人討論的,即部份台灣原住民的鑿齒行為,而類似的鑿齒行為在其它台灣鄰近國家的民族也能看得到,本文即以歷史比較的觀點,比較不同社會的鑿齒行為,再討論台灣原住民鑿齒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在接觸現代化的社會改變了此類行為後,又讓他們有什麼樣的不同發展。所謂鑿齒,乃以外力對口腔內的上齒進行破壞的動作,就其形式、型態而言,各個民族有其不同的做法,也稱「折齒」、「打牙」,使用的工具也不一,沒有一定的型態。產生於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習俗,以敲折、拔除上頜兩側對稱牙齒,即一對副門牙。中國越、僚、濮等古民族以及今中國的仡佬族、台灣原住民均有此習俗,且鑿齒行為不僅限於亞洲中國大陸的僚越與台灣的南島語族,也存在於非、拉美、大洋洲等地。 二、鑿齒的相關研究 考古的出土物發現, 亞洲地區鑿齒的習慣主要流行於亞洲東部與東南沿海一帶,延伸到台灣,甚至。最早出現於西元前5000 年左右的山東北辛文化中期, 盛行於山東—蘇北的大汶口文化(西元前4500~前2500 年) , 到了山東龍山文化階段(西元前2410~前1810 年) 開始衰落(揚式挺,2005)。楊式挺(2005)的研究指出, 拔牙的習慣在蘇南、滬、(浙) 、鄂、豫、閩、粵、港、台等地的史前遺址居民中普遍流行,並隨著緯度的下降,這些拔牙遺址的年代越往南越晚,但拔牙形態和原因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考古學和民族學的資料還發現, 鑿齒的習慣在世界海洋性地區或大河流域地區,如東亞日本(主要是距今4000~5000 年的繩文時代和相當於我國戰國至漢代的彌生時代) 、朝鮮, 東南亞的越南、印尼、泰國等, 非洲的埃及、尼羅河流域、東非、尼亞撒湖、贊比西河流域、剛果、幾內亞等土著、澳洲,環太平洋的海島區民族中廣泛流行(揚式挺,2005)。 連照美教授指出, 圓山文化、牛稠子文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