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鑿齒習慣詮釋初探

一、前言
  台灣原住民有許多的文化特徵,就形式而言我們可以粗分為有形與無形的兩類特徵,無形的包括了社會組織、象徵系統、信仰觀念與其他無法以肉眼直接觀察到的文化特徵;相對於無形的文化,我們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與看見,即有形的文化特徵。有形的文化特徵,台灣原住民中以泰雅族、賽德克、太魯閣族的黥面,與排灣族的紋手為代表,紋飾因涉及了圖形,且圖形就早期台灣原住民而言,視為聲望或可以做為族群我分界的象徵,故不論是黥面或者是紋手,都關係到了其所屬社會的象徵系統,也有不少的相關研究與報導;另外比較少人討論的,即部份台灣原住民的鑿齒行為,而類似的鑿齒行為在其它台灣鄰近國家的民族也能看得到,本文即以歷史比較的觀點,比較不同社會的鑿齒行為,再討論台灣原住民鑿齒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在接觸現代化的社會改變了此類行為後,又讓他們有什麼樣的不同發展。所謂鑿齒,乃以外力對口腔內的上齒進行破壞的動作,就其形式、型態而言,各個民族有其不同的做法,也稱「折齒」、「打牙」,使用的工具也不一,沒有一定的型態。產生於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習俗,以敲折、拔除上頜兩側對稱牙齒,即一對副門牙。中國越、僚、濮等古民族以及今中國的仡佬族、台灣原住民均有此習俗,且鑿齒行為不僅限於亞洲中國大陸的僚越與台灣的南島語族,也存在於非、拉美、大洋洲等地。

二、鑿齒的相關研究
考古的出土物發現, 亞洲地區鑿齒的習慣主要流行於亞洲東部與東南沿海一帶,延伸到台灣,甚至。最早出現於西元前5000 年左右的山東北辛文化中期, 盛行於山東—蘇北的大汶口文化(西元前4500~前2500 年) , 到了山東龍山文化階段(西元前2410~前1810 年) 開始衰落(揚式挺,2005)。楊式挺(2005)的研究指出, 拔牙的習慣在蘇南、滬、(浙) 、鄂、豫、閩、粵、港、台等地的史前遺址居民中普遍流行,並隨著緯度的下降,這些拔牙遺址的年代越往南越晚,但拔牙形態和原因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考古學和民族學的資料還發現, 鑿齒的習慣在世界海洋性地區或大河流域地區,如東亞日本(主要是距今4000~5000 年的繩文時代和相當於我國戰國至漢代的彌生時代) 、朝鮮, 東南亞的越南、印尼、泰國等, 非洲的埃及、尼羅河流域、東非、尼亞撒湖、贊比西河流域、剛果、幾內亞等土著、澳洲,環太平洋的海島區民族中廣泛流行(揚式挺,2005)。
連照美教授指出, 圓山文化、牛稠子文化及卑南文化等墓葬大約同時並行和持續存在, 都盛行拔牙風俗, 所謂拔齒系指對上頜側門齒間拔一對犬齒或一個犬齒,連照美提到“多數學者相信, 臺灣的拔牙習俗是源自中國大陸, 在年代學、拔牙形態, 甚至於各方面墓葬資料都是獲得支持(揚式挺,2005)。另外, 根據文獻記載, 在近古和近現代, 我國西南、嶺南的僚人、仡佬人和黎人和臺灣高山族的拔牙最小年齡多在14~15 歲, 也有9~13 歲的[i]。總之, 這個年齡段施行拔牙儀式, 是與男女個體發育進入成年期或性成熟期是密切相關的(揚式挺,2005)。
中國境內拔牙風俗最早可溯源到大汶口早期文化居民中, 也就是在傳說中的東夷集團裏興起的, 其發生地大致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下游之間的山東———蘇北大汶口文化分佈地區。以後向西流傳到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居民, 並一直保留至今的雲、貴、川的一些少數民族之中, 向南流傳到史前江南居民, 經浙、閩、粵沿海地區傳到珠江流域。在其流傳過程中, 這一風俗可能在不晚於早商時期由大陸沿海傳到臺灣。(韓康信、潘其風,1981)
  就整個考古的線索而言,時間的順序可以支持整個東亞的鑿齒習慣,是由北往南而遷的,台灣似乎在鑿齒的文化特徵上來看,跟東亞大陸有很密切的關係[ii]。由山海經的<大荒南經>與<海外南經>做為基礎,將經文中所述的反舌國、三首國、不死民等解釋為台灣(熊俊,2003)。但仍有諸多的疑點,其中最主要的仍在於文化採借中,南亞語與南島語語言間的採借關係並沒有十分的親近。
在眾多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仍然以鑿齒的文化考古研究,對於鑿齒文化行為的深入研究少之又少,而考古的研究也成為民族界定的明顯範疇,成為政治工具或民族主義所用的有效工具。相對的,因何而鑿齒反而是不重要的芝麻小事。本文即試圖討論,因何人類會有類似的鑿齒行為?由更寬廣的人類角度來初步探討鑿齒對社會、人類體質與文化習慣上的影響。
三、鑿齒的主流觀點
台灣原住民當中的泰雅、賽德克、賽夏、布農、鄒族等五族,在早期社會都有鑿齒行為,即所謂「身體毀飾」習俗,那就是不論男女,都得把上頜位於門牙和犬齒之間的左右兩顆副門牙,以外力強行拔除。對於鑿齒的原因可以分為三大主流說法,以下分別說明。
現代社會與原初社會有一個很清楚的區別,即學習系統的差異,讓人類的成年禮變得比較不那麼明顯,不論是漢人社會或原住民社會都有相同的處境,現代教育將青年男女帶入了團體的生活,取代了原有的成年禮。對於鑿齒,有人認為此舉和泰雅族的黥面類似,都是代表成人的一種象徵,但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黥面與鑿齒都是成人的一種象徵?此類說法主要的證據來自考古發現而得到支持,但還是得要面對「成年禮有必要經過兩道明顯的文化特徵來凸顯」的問題。郁永和裨海紀遊中就有:「若夫平地近番:女擇其所愛者,乃與挽手,挽手者以明私許之意也。明日,女告其父母,召挽手少年至,鑿上齶門牙旁二齒授女,女亦鑿二齒付男,期某日就婦室婚」的記載。日治時期伊能嘉矩的調查也說巴則海族中,男女當結婚年齡時,拔去上門齒二枚,以為成年之標識。上述說明鑿齒不僅做為已婚的記號,也做為信物之用。
另外一種說法,則認為它是一種美感的呈現。有的人認為這應是代表美觀,因為兩顆多餘、無用的副門牙,無助於其咀嚼,況且留著看起來就像野豬、獵狗、猿猴的形態一般,不能稱之為人。另外還有比較有趣的說法,認為鑿齒是一種充滿性暗示行為。因為,把兩顆副門牙拔掉後,言談之間,可以看到對方潔白的門牙縫中,有個鮮紅的舌頭在裡面隱約地晃動,令人覺得充滿無比的誘惑,如果對方是位女士,那真是令人春心蕩漾不已。(Uhai Kare,2003)
相較於台灣更南邊的菲律賓,其矮黑人的成年男性有把上下頜的門牙、副門牙統統磨成犬齒狀的行為,它具有展現男性勇敢的暗示,主要因為磨牙齒過程又長又痛苦。惟另外一層意義,則是利於其生存之用,即生存的工具;因為矮黑人常在溪中潛水打魚,打到魚沒地方放,都得把它們咬在口中,而這種上下交錯的尖銳牙齒,就是叼住魚兒,又不易破壞魚體的最佳工具了。綜合以上的觀點,我們大概可以瞭解鑿齒的習慣是由歐亞大陸的東方向東南方擴散,也包括了台灣。就其原因來看有有不同的說法,概略不外乎環境適應與文化習慣,然而文化若是習得而來的一種習慣,透過民族遷移或文化元素的採借,則可能有傳播的痕跡;或者有人認為文化是存有而是人之所以與動物有所區別的,是一種文化本質論或文化基因論的觀點。(未完,待續......)
[i]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第三卷,頁48;番族慣習調查報告第一卷,頁78。提到泰雅與賽夏族均有類似的「毀飾」行為,且鑿齒的年齡分別為15~16歲與10~15歲。
[ii] 參見韓康信、何傳坤,〈中國考古遺址中發現的拔牙習俗研究〉,《國立臺灣博物館年刊》,2002年,第45期,頁15-3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武界部落民宿~達瑪拉山民宿暑期優惠套裝行程(1泊3食)+專車專人導覽(埔里-武界/武界-曲冰-奧萬大門票)

部落觀光與部落發展--嚴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