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9的文章

部落歷史

對於為何會遷居到武界,由於統治當局的理番政策與控制不易,致使日本政府以引誘的方式逐步地將散居於卓社大山的布農族人集中於良久社 ,最後再分別給予較好的地點讓他們自行前往移住。蕃社集團移住狀況如下郡-移住地-移住蕃社-戶數-人口-移住開始-移住完成能高-過坑-(lakulaku)-55-510-明治36年9月(1903)-大正13年12月(1924)(lasegang)-6-67 -(kanohongan)-9-96 (zailo) 4 34 能高-干卓萬-(bakulas)-17-164-大正11年7月(1922)-大正14年12月(1925)(lulurz) 39 270 (oqtong) 8 68 (kukus) 22 170 (tokkon) 31 325 能高-武界-(kukus)-71-566-大正15年7月(1926)-昭和4年2月(1930)(zailo) ~~~表格 1:摘錄自理蕃誌稿 由總督府於1938年所編的高砂調查報告書中,對武界部落在移住後有很詳細的敍述:在現居地形成部落的推定年月日,及當時的戶數、人口,在昭和4(1926)年2月,戶數90戶、人口895人。武界部落在移住之後,因為電力株式會社的成立,讓武界社的農田灌溉系統有良好的設計,且足以供給所有的土地,對於部落在作農產作物上的幫助很大,並沒有與日本當局有激烈的抗爭行動,一直維持著「良蕃」的形象。接著提到:武界社形成之後並無遭到直接討伐膺懲之事。大正3(1914)年8月,利用討伐taroko蕃的機會,企圖沒收卓社、干卓蕃方面的槍枝,將兩社的三百餘人召喚至埔里支廳,由石橋南投廳長提出交出槍枝的嚴厲命令;8月4日,由依田支廳長以下警部補2名、巡查16名、巡查補3名、隘勇4名、人夫48名組成之搜索隊入山,以上之部落至8月8日,共沒收229挺的槍枝。關於以往災害之有無並其發生狀況:昭和2年9月發生流行性感冒,因極為猖獗,產生死亡者103名。 武界只在霧社事件後的大規模沒收槍枝期間,覺得權益受損,居民因為無法狩獵而不悅,但日本政府仍有限度地將槍枝借貸給村民,管制狩獵的次數與量,其有保育與增加農產從事的時間,可以提高農產品的收穫量,並沒有直接的討伐行動。於1930年的報告中看到,共移住了90戶,以

歷史與武界

攀登到多福嶺 上時,脚下的峽谷中,像被舞台燈照射的武界社呈現在眼前。擁有水田而展開於濁水溪畔的部落,予人靜謐的另一世界之感。 在文獻的記載上,屬於布農族卓社群的群落,大部份居民原為居住於能高郡原kukus社、原banaban(卓社大山西北方、濁水溪左岸山腹)、及原bilau社(卓社大山西南方,濁水溪、卡社溪合流點東方山腹)。 武界社【今稱法治村】,現居地的位置、地勢、氣候:位於位於濁水溪右岸獅魯凹山東南麓標高2,500尺之地。氣候溫和,氣溫最高90度、最低50度。年雨量2,900毫米,最多在5月、最少在11月。武界駐在所西南方3、4町(約3、400公尺)之地的全戶集團。

武界部落簡介

武界部落,位於埔里的東方約二十公里的山谷地形,部落坐落在濁水溪與小支流所沖蝕的小盆地,為一南北狹長的山谷形勢,聚落主要分為一大三小的分散在平坦的山谷裡。主要部落,即為村落最高行政單位的所在地,位於濁水溪右岸,部落族人的主要活動地點,習慣稱為「acang」,布農語意指「聚落」, 人口約佔全村人口的七成,其間的商業活動也最為活絡。 其它的三個聚落分別為「qadumu」(圓山)、「gogonan」 (竹山或吃東西的處所)與「gaisia」(直譯日文“會社”),前兩個地名依其地理特色而命名,圓山故名思義有一座圓圓的小山,而竹山則是因為佈滿竹子而得名;後一地名為日治時期的電力株式會社,現為台灣電力公司武界霸的所在地。島瞰武界部落,會覺得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過如此。由芹田騎郎所著之一本小說< >,他的一幅畫冊清楚看到了部落當時的景況,位於濁水溪左岸的平原大都為農舍,作者對武界的描繪,與陶淵明作為一個他者對桃花源的感動與想像,有異曲同工之妙。